拉拉·布朗專訪艾德瓦爾多·蘇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建筑師,葡萄牙
前言
生于1952年,榮獲了眾多的設計獎項,被認為當代最具個性的建筑師之一。他曾在波爾圖美術學校(The School of Fine Arts in Oporto)建筑系學習,并被任命為波爾圖大學(The University of Oporto)的建筑教授。
他也在日內瓦、巴黎-貝爾維爾、哈佛、都柏林和ETH 蘇黎世擔任訪問學者授業。他被認為是一個新密斯風格(Neo-Miesian)的踐行者,追求獨創性,以精巧地運用建筑材料而見長——以花崗巖、大理石、磚石、鋼材、建筑混凝土、木材——結合讓人意想不到的色彩運用和熟練的光線控制來營造非凡的觀感。
除了眾多住宅建筑,學校和基礎設施項目,愛德華多·索托·德·莫拉還設計了蔚為壯觀的布拉加體育場(Braga Stadium),葡萄牙當東道國時,在這座的建筑杰作中曾經舉辦了歐洲足球錦標賽。他在豪瑞論壇(Holcim Forum)上對這個項目作了介紹。
對我來說建筑是一個全球性議題。其實不存在生態建筑;不存在智能建筑;也沒有法西斯建筑,更沒有可持續性建筑——只有好的和壞的建筑。總是有很多問題被我們忽略;比如能源、資源、成本和社會方面——這些都是我們必須一直關注的!
葡萄牙建筑師愛德華多-索托-德-莫拉設計了著名的布拉加體育場(Braga Stadium),該體育場建于一個廢棄的采石場。2004年的歐洲足球錦標賽令該體育場遠遠揚名于建筑圈之外。在建筑領域,愛德華多·索托·德·莫拉最感興趣的在自然與人造之物之間取得平衡。
正文
記者:愛德華多·索托·德·莫拉先生,您在豪瑞論壇(Holcim Forum)上作的演講中指出,不存在可持續性建筑這樣的概念。莫拉:我們可以換個方式來看這個問題:建筑都是可持續性的——因為建筑存在的先決條件就是可持續性。可持續性建筑是一個恒真命題(Tautology)。
記者:耐用建筑算是可持續性建筑嗎?莫拉:我已經設計的耐用建筑中就有變成不可持續性建筑的了。比如布拉加的一個市場——一個買賣牲畜的露天市場。當我們的社區發展成一個消費社會的時候,隨著超市的興起,人們就不再光臨露天市場了。盡管它曾經是一個巨大而完好的建筑結構,但不再具有可持續性了。整個建筑騰空后被棄置直至荒蕪,最終未能逃過被拆除的命運。
記者:你曾說過在建筑領域,你最感興趣的在自然與人造之物之間取得平衡。莫拉:一名雕塑家最近說我們在整個世界上唯一的所造之物就僅僅是建筑。他稱,作為上帝的創造物的自然,存于這個世界的一部分,而一切非自然之物便是建筑:船只、房屋、墓地、橋梁、道路以及其他一切我們所造之物。所以建筑從本質上說是非自然的。但是非自然并不必然是反自然的。自然與非自然之間的關系必須是自然的;兩者之間必存在同理心(Empathy),才能實現和諧的共存。如果關系不是和諧的,建筑必然不是可持續性的。
記者:您談到同理心,但你又說布拉加體育場與其所存在的建址形成競爭關系。同理心怎么夠能和競爭共存?莫拉:確實。建址是事先存在的,然后才附加上了建筑,于是一個新的空間被創造出來。這個新的空間在既存的建址(自然)建筑物(人造之物)之間建立了一種陰陽關系。如果兩者都能夠共存,我們就可以說這是好的建筑。
記者:你又說這種共存暗示著一種緊張關系。莫拉:正確。這些關系不是一直都波瀾不驚的。和諧只有通過沖突來實現。在布拉加體育場,就像是一部戲劇瓦解了山體,然后從巖石造出混凝土。混凝土即山體,不再以自然的形式存在,而以人造之物的形式出現。
新聞鏈接: 2011普利策頒獎禮舉行 奧巴馬盛贊莫拉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