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創意后備軍的靈光乍泄
——深圳首屆藝展杯學生手工藝創意DIY大賽成果展示
150多件作品的比賽算不得大,但是,當它開始了,當那些幼兒園的孩童、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幾分稚氣、幾分可愛、幾分天才想象力的作品走向公眾,在公共空間得以展示、發表甚至得獎,比賽的分量就大得“足以改變人的一生,足以影響人生道路”。
這個時候,小小的一場比賽,就是城市史上的大事件。就像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跨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我們已經感覺到這個世紀不像19世紀那樣是個工業的年代,也不像20世紀是服務的年代。21世紀注定是個設計的年代,是“設計制勝”(DesignWin)的年代;當法國人說:“巴黎裝扮世界女人”時,“時尚工業”、“美學經濟”、“手感經濟”……的概念也開始進入我們這座惟恐自己不“新”不“奇”的城市。
創造力和創意真是這座移民城市天然的基因。我們的移民第二代呢?
兩個月前,深圳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深圳市滿京華藝展中心專業市場聯手構思了一項作品征集活動,主辦這個城市歷史上第一次比較大規模的、專門面向學生的手工藝創意DIY大賽。希望結合文博會“文化中國,創意未來”的精神,讓深圳的手工藝品設計能從專業的設計師領域擴展到學生領域,結合國際DIY創作風潮,通過學生不同的設計思維,激發其創作熱情,拓展其手工創作潛力,為學生提供一個充分展示藝術才華的平臺,一個相互交流、學習的機會,從而為城市發掘未來設計之星。
活動的主題尤為耐人尋味,叫做“創意多一點,生活美一點”。沒錯,有美學的、風格化的生活條件,才可能有美學的、風格化的產業發展。今日之世界,已是生活條件與產業條件相合者強,相離者弱,相背者亡。
到處都是可愛小創意
因為是首屆,準備工作不免倉促。實際報名時間僅短短十天,中間還隔著一個“五一”長假。但反響卻出乎意料地熱烈,很快地,150多件作品從全市各個學校匯集過來。
5月14日下午,由版畫家、深圳大學教授應天齊,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裝飾藝術設計專業主任黃文勝,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深職院首飾設計與工藝系張時光,深圳市禾信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享受2006年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楊曉強等組成的大賽評委會齊聚藝展中心,在仔細觀看了所有的參展作品后,經充分討論,最后評出中小學組及高中以上組兩個組別的金獎各一名、銀獎各二名、銅獎各三名,同時評出最具創意設計獎各一名。賽后,這些專家不約而同地提出,獎項設置得少了些,“還有好些作品應該得獎”。
“遺珠之憾”既來源于這些評委的專業判斷,更體現了評委們對比賽本身意義的重視。“舉辦這樣的比賽,點子非常好。可以說我們已經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下一步應該走得更加扎實。這樣的活動完全可以和學校的素質教育、美勞課等結合起來,讓學校、家庭參與進來,從而使藝展中心成為學生的創意大教室和學校的實習基地。”
從參展作品看,評委認為,大部分體現出了“可愛的小創意”,“思路開闊、很有想法”,“對空間的理解、對材料的選擇獨特”。雖然工藝有待熟練,表現手法還可更多元,做工也可更精致,但已經可以發現這些學生在“生活產品藝術化,藝術產品生活化”上所作的努力,假以時日,“堅持從孩子抓起”,慢慢地積累經驗,勢必會起到“培養興趣”這樣一個作用,最終養成個人和社會的設計習慣,從而達到消費設計、享受設計的目的。
天才作品從這里出發
高中以上組金獎作品題為《依》。是“依戀”還是“偎依”?深圳花舞插花藝術學校學員張志誠以一老練、成熟的花藝作品一舉捧得桂冠,殊為不易。要知道,深圳不少高中頗為重視素質教育,手工高手不少;特別是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僅有關設計的院系就有藝術設計學院、園林藝術學院、動漫學院、印刷媒體學院等。張志誠最后能突圍而出,用評委的話來說,就是“所用材料新穎,機理較好,這個孩子有想法。他能巧妙地采用凋謝了的樹葉壘起造型,整個構思非常有天分,雖然用的是枯葉,但是通過藝術家的奇思妙想,把它襯上鮮花之后,就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既協調又具東方味,花的質感也很強。作品采用供案作支撐臺,掂了以后發現是參展物中穩定性最好的作品之一……”
無獨有偶,花藝作品在高中以上組銀、銅獎項中亦各占一席。沈巧美的《梅飛色舞》娟秀、高潔,風格簡潔、色彩協調,尤其是名稱與作品本身相得益彰;高淑芳的《生命》同樣以竹子為主要材料,卻表現出不同意境和風格,頗有幾分拙味,“作品表面上看去簡單、質樸、本真,竹子沒有專門打磨,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還是有設計的,藏在里面呢,仿佛生活中隨意做出來的東西,不做作,貼近生活。有生命中的趣味性。”
南頭中學高二學生曾梓依因其陶瓷作品《母》和《抽旱煙者》分別獲得了高中以上組銀獎和銅獎而為人矚目。《母》古樸大氣,無論是質感還是想象力在參展的陶瓷作品中都屬出類拔萃者。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徐鵬飛的《星·點》摘取了高中以上組最后一個銅獎。而同樣來自深職院的劉英杰的《亭亭玉立》因其“對材料的有效控制”被評委們一致評為高中以上組最具創意設計單項獎。
中小學組的作品更趣致一些。吳樺用月餅盒上的鐵皮、白色塑膠管做成的“和諧”風鈴很快就被評委們“拎”了出來,榮獲金獎;錢思如用五彩碎紙粘成的《中國臉譜》和8歲的南山外國語學校二年一班李承翰同學用紙箱上的紙板折成三角形,中間縷空做成的環保CD架因為采用材料的創意和構思的新意拿了銀獎;另三件手工制作獲銅獎,分別是用吸管手編而成椅、桌、房子組成《我的家》;用牙簽做成的《小谷倉》和桂園中學初二(10)班何文婧制作的《蛋蛋裝飾盒》。10歲的胡劍濤來自華僑城小學五年級,他做的泥塑煙灰缸《萬圣節的俘虜》不但有特定的時間、場景,居然還有情節,而且還是和時髦的蝙蝠俠連在一起的,當然,他拿到了最后一個單項獎——最具創意設計獎。
成為創意大教室
“這樣的比賽在深圳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應該把它作為一項長期的品牌活動堅持下去”,緊張工作之余的評委們意猶未盡,討論起下屆學生手工藝創意DIY大賽如何改進提高來,“希望來年的比賽準備得更為充分,范圍進一步擴大,逐步形成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創意臺階,使這一比賽最后能像藝展杯插花大賽那樣成為行業的一個年度矚目事件,從而推動整個社會創意文化氣氛的養成。”
據悉大賽頒獎典禮將于5月19日下午舉行。獲獎作品及所有其他參賽作品5月17日~5月27日期間將在文博會分會場之一的滿京華藝展中心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