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那是因為深圳設計師賺錢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像北京設計師一樣每天談什么觀念。
——易介中
(中國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部主任研究員)
深圳是“設計之都”,已經像北京是文化之都一樣為大多數人常常聽到。拋開相關國際組織的申請認證不談,其實北京除了那么多老東西以外,我們在生活中已經很難感受到什么“實際的”文化之都氛圍了?墒潜本┚退悴蛔鳛椋埠茈y讓人懷疑它文化之都的地位。深圳則完全不一樣。
在知名以及大型國內外設計公司扎堆香港、北京、上海的現狀下,把目前國內重要或知名的設計項目列出來一看,就可以看到“深圳設計”還處在相對弱勢的情況下。深圳為了“設計之都”的面子與里子做了大量的細節工作,可圈可點。只是一個從零開始的創意城市,許多相關工作都容易事倍功半,不知道還要經過多少年多少努力,“深圳設計”才能像“北京設計”、“上海設計”、“香港設計”那樣成為強勢品牌。
如果把城市概念的品牌感受粗淺敘述一下,“北京設計”與文化、前衛等相關,“上海設計”與時尚、實用等相關,“香港設計”則與國際、世故等相關。我對于“深圳設計”的直觀感覺,就是不容易遇到在較重要設計場合或論壇有話語權的深圳設計師,不容易遇到已經在深圳工作而且驕傲地介紹自己是“深圳設計師”的設計師,不容易遇到除了幫甲方迅速畫圖收錢以外立場鮮明、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設計師。當然,大家都知道,那是因為深圳設計師賺錢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像北京設計師一樣每天談什么觀念。于是,當需要“觀念”的設計時,深圳設計師也就不容易在一線范圍內,也算公平吧?
所以我們說“深圳設計風格”、“深圳設計立場”、“深圳設計觀點”的時候,常常是很難有共識的。對我來說,無論是有影響力的設計教育、高端設計人才的集聚、知名設計項目的獲得、知名設計師的培養、有實際影響力的設計產業集聚區打造、帶領國內外設計界向前看的意見領袖、結盟與將影響力輸入深圳、政府對“設計之都”品牌的打造計劃、各種獲得國內外業界認同的有效宣傳模式、政府出臺設計機構保障制度、建立以保障設計師為前提的設計師工會等等,都是需要“再設計”的,而不是天生的,被命名后就自發產生的。
設計“設計之都”是一個最重要的“設計”,如果少了成為“好設計”的決策、過程與方法,就算拿到設計之都“執照”的城市,也會像一個沒有受過良好教育卻拿到一級注冊建筑師執照的設計師一樣,很難接觸到有影響力的設計項目。而有影響力設計項目的多寡,是設計之都能否受尊重的硬指標。北京正申請成為“設計之都”,而且我相信就算申請不下來,北京仍然是面對中國市場的所有重要設計機構與設計師的首選城市之一。北京、上海有許多令別的城市設計師羨慕嫉妒恨的先天條件,但也因為強大而必然僵化,幾乎沒有“再設計”的機會。深圳完全可以在一個發達的經濟基礎下,以最高規格的“設計之都”標準來徹底“設計”一番。我特別羨慕深圳有這個機會。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