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溢滿書香的“讀書月”還在流連忘返,滿腹點子的“創意十二月”已接踵而至了。深圳的冬天沒有冬眠的日子,暖陽的無限眷顧讓熱情滋長。在這年末的時日里,用創意的點子碰撞冬天的腦子,城市便因此生發出了無限生機。
第三屆“創意十二月”將舉辦30多項活動,涵蓋了設計、建筑、藝術、動漫、音樂、文學、舞蹈等多個門類。各主辦單位挖空心思想著要辦有意思的活動,新聞媒體絞盡腦汁忙活著奉送新鮮的報道,最重要的是市民也將饒有興致地參與到這些活動中去。
2007的最后一個月,因為有了創意的攙和,生活中充滿了奇思妙想。就不僅是舊一年的盤點,而且是新一年的開端了。
奇 千萬別小看了設計
黑格爾說“最杰出的藝術本領是創想”,而正在創想構建“設計之都”的深圳,已經在設計領域開創出了一片獨有的天地。
在第三屆創意十二月中,以“設計”為主打的系列活動將展現設計在深圳運用的多面性及融合性,包括建筑設計、平面設計、室內設計、服裝設計、包裝設計等多個主題展會和論壇。我們可以從中看到21世紀設計的表現形式:建筑設計會把房子建成像麥子一樣,一茬一茬地收;平面設計則以東方文化為基,滲透于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服裝設計將引領環保之風,使用竹子、香蕉、玉米等新植物纖維來制作。
由深圳大學主辦的2007深圳設計論壇暨設計邀請展打響了“創意十二月”的頭炮。邀請而至的多為國際工業設計大腕,有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研發設計總監哈羅德·萊希克、英國當代藝術中心總監菲利普·杜德等。“千萬別小看了設計”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設計系主任道格拉斯·湯金先生笑著對記者說。
他認為,面對環境惡化的局面,設計師應該在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做出自己的貢獻。因為產品對環境的影響80%的原因來自產品設計,而當代人所使用的產品數量是上世紀60年代的10倍,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能耗是上世紀60年代的6倍。因此,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設計節能產品,設計環保產品。這就要求設計師不能只考慮產品的設計、生產和消費,還要考慮產品的回收和再利用。
道格拉斯·湯金說,可以通過設計,把洗手盆和沖廁水箱連接起來以節約用水;利用互聯網和傳感器將鳥類棲息地的實況在全球傳播,以此避免由于飛行旅游造成的能耗和游客對鳥類棲息地的破壞。“這樣來說,設計可以拯救地球!”
參加創意十二月的所有設計師都在為世界設計一種可能性。2007第三屆中國(深圳)國際室內設計文化節暨深圳國際室內設計產業博覽會交易會則成為重點活動。你可以在展會上,了解到室內設計裝修的新材料新趨勢,也能看到世界各地最優秀的室內設計經典作品:泰國設計名師著力演繹獨具一格的東南亞風情;香港、澳門的設計杰作將為我們展現特殊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融醞釀出的獨特魅力;澳大利亞設計師協會選送的作品全部是“2007澳洲室內設計大獎”的決賽佳作。作為本次活動的首創,當代設計名家原創思想作品(實物收藏品)拍賣會,將在深圳敲響中國原創設計實物拍賣的第一錘。
思 說出你的藝術夢想
設計的近親是藝術。在創意十二月活動中,藝術將表達兩種狀態:藝術理想的探索和藝術夢想的實現。
其中,“制作與觀察——陳紹華、戴耘、邱志杰、金江波新媒體藝術展”會讓您大飽眼福。或許有人會感嘆,原來藝術也可以高科技。來自深圳、北京兩地的藝術家將采用印、磚砌、金屬焊接、數碼程控、有聲裝置以及現成品組合等形式,思考和表達對于環境與社會、歷史與當下、現實與幻想等諸多問題。
很多讀者對座落于上海松江的方塔園該是熟悉的,因那里曾經拍攝過《情深深雨蒙蒙》等多部電視劇。方塔園的設計者馮紀忠先生是中國現代建筑的奠基人及中國城市規劃專業的創始人。在方塔園中,馮先生成功了融合了西方的現代建筑、城市規劃的理念和中國傳統的文人趣味,平衡了“理性和情感”這一人性的兩極。這次,深圳畫院將方塔園這一建筑和園林藝術移植到美術館中,以設計圖原稿等文獻展、方塔園的三維動畫展示、屏風式背投方塔園全景觀式背投方塔園等形式,向觀眾闡釋、演繹和傳播它的藝術價值和美學意義。
當美術館被作為高雅的藝術殿堂,那些藏匿于民間的藝術夢想是否有圓成的一天?深圳美術館和深圳商報聯合發起的畫夢——2007藝術關愛行動成為了一場席卷民間的藝術活動。
“畫夢”行動用10個月時間在全深圳范圍內尋找20位民間書畫家,無償為他們在深圳美術館舉辦個人藝術展、畫作裝裱、宣傳冊頁印刷,幫助他們實現他們心中的藝術夢想。
“畫夢”作者王春野在展覽結束后,寫下了這樣的感懷,“十多年的時光,旨在筆墨紙硯中度過,其中的油鹽醬醋,酸甜苦辣,不足為外人道。‘畫夢’如同一縷陽光照進,感覺終于可以喘口氣……十多年悶頭作畫。這兩年漸漸感到似乎到了長征最艱苦的階段,彈盡糧絕,山重水復、此時此刻,‘畫夢’給了我雪中送炭的助力……畫展開幕了,有一種沒有白干的感覺。但我知道,這絲毫不意味著成功,僅僅是個開始,是個受到關注的開始,受到鼓勵的開始……‘畫夢’帶給我快樂。原來只是自己欣賞,現在有很多同道。”
寄住在布吉紅樓一畫友家中的謝武,出身貧寒,除了畫畫一無所有,他在參加完美術館畫夢的展覽后不久找到組委會的成員說,地處華僑城的某畫廊為他舉辦了一次展覽,賣出去了一些作品。
畫夢活動開展至今,總共舉辦了15次畫展,其中有2次聯展,13次個展,直接獲益而成功舉辦展覽的畫夢人達到25人,參加者大多都是來自民間、基層的愛好藝術的外來建設者。其中有深圳城郊的小學臨聘教師、深圳農村土生土長的自由創作者、工廠打工女孩、常年隱居在梧桐山下從事藝術創作的梧桐山畫家群體、利用業余時間堅持藝術創作的公司職員、從農民工成長起來的自由職業書法作者、大芬村堅持原創繪畫的藝術創作者,還有身殘志不殘的殘疾人畫家。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都來自基層,基本沒有接受過系統、專業的美術訓練,但熱愛藝術,在物質極度繁華的城市里,雖然經濟條件窘迫,但卻始終堅持著藝術的夢想,追求進步。此次創意十二月活動中,在深圳美術館舉辦的“畫夢”藝術關愛行動回顧展,向您回放一個個充滿荊棘與鮮花的藝術圓夢過程。
妙 創意裝點“公生活”
人們常說創意“私生活”,生活不一定因為豐衣足食而快樂,也可以因為一些小創意而充滿樂趣。但人們很少說創意“公生活”,因為供大伙享用的公共文化應該照顧到共性。而在深圳這個城市里,我們早就開始實踐用創意裝點“公生活”了。正如于丹所言:深圳是一個個性大于共性的城市。創意之于城市就像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
所以,深圳的畫展不僅是辦到美術館里,還要辦到地鐵等公共場所中。第二屆“深圳地鐵有畫看”活動,將在全市各主要地鐵站點以新穎的展示手法,展示畫家的原創作品為市民與畫家提供零距離接觸和交流的機會。在大劇院站展示深圳青年畫家的動漫作品,在會展中心站展示荷花專題作品,并印成折頁和年歷卡向市民派發。作為深圳美術家的一次集體行動,意在通過改變墻上繪畫的展覽模式,讓美術作品走出畫室,走出展室,走向公共場所。
深圳原創的話劇也不是表演,而是讓演員去“讀劇”。《停電》、《向死而生》、《木棉花開》、《罪與罰》等四個深圳的原創話劇劇目,將在“讀劇”的過程中別有一番品評。更有意思的是,編劇方還將借鑒“大串燒”的形式,把四個劇目連排,取各劇本之長,組合成同一臺演出的不同章節,向觀眾展現每一個劇本的精華和風采。
已在歐美流行了百年的國際標準舞,到了深圳就變成了“創意國標”。“創意國標,舞動深圳”—全國國際標準舞大賽將以社交舞為基礎,加進民族、民間、古典舞的元素,打造一種全新的舞臺表演形式。將吸引國內千余名專業和業余優秀舞蹈藝術工作者云集深圳,高手過招。
第二屆“我和深圳”網絡原創文學拉力賽則繼續玩“漂移”,不走傳統文學的“尋常路”。該活動為期四年時間,與中國作協、中共深圳市委聯合推出的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文學創作工程相銜接,承擔該工程設定的網絡文學方面的部分職能。2006—2008三年分別舉行年度作品評獎,選出網絡文學拉力賽年度冠軍。2009年舉行總決賽,選出拉力賽總冠軍。拉力賽將以網絡這一新興媒介為載體,吸引全國范圍內的網絡作家和新人廣泛參與。
想 向大伙搜羅金點子
移民城市深圳有著濃郁的客家民俗文化和新客家文化。第二屆客家文化節將推出“藝韻客家”原生態客家文藝六區展演,“藝韻客家”大型創新文藝精品匯演和“新編客家風情歌舞劇《月照圍樓》”,在傳統的客家歌舞中加入時尚現代的元素,好看而養眼。
在深圳,似乎時常會聽到創意的新聞。寶安八旬老太一個人蓋出了一座四層樓,樓的前面她還砌著個小標志建筑,貌似老太從未見過的天安門華表。這老太得到了“太有才了”的評價。
一個人的創意是金點子,那么一群人的創意就能成為金礦。
創意十二月活動中,有不少活動是針對市民舉辦的。深圳市第二屆公益廣告大賽和首屆數碼創意攝影大賽開鑼了,只要您有足夠好的IDEAR,將會是照單全收。
深圳首屆DV作品大賽則鼓勵多角度反映城市的多元生活。宗旨在于培育市民觀察生活、記錄和反映生活的熱情,創新紀錄片、專題片的創作和拍攝機制,推動群眾性的DV創作活動蓬勃發展。活動不僅給DV愛好者搭建一個平臺,也將為培養和挖掘紀錄片人才打下基礎,營造紀錄片研究的學術氛圍。比賽包括作品征集、評選、展播、優秀作品研討會、DV制作與創新論壇、“我的DV故事”作者訪談等內容。
“我城他城”創意有獎征文則注入了文化關注和設計夢想。你在旅游、探親、出差過程中,無論國內國外,也無論城市鄉間,只要你看到有關人文建設的先進方式、城市文化的特色亮點、城市設計的合理之處,大到一項文化活動,小到一尊藝術雕塑,都可以采取拿來主義,經過你的消化吸收,寫成500字左右的設計獻言建議。
市民動漫創意設計大賽正在征集中(網址:www.szdom.com),活動將在十二月底評出獲獎作品,并舉行現場手繪表演及比賽,其間舉行兩場專家講座及動漫優秀服裝秀、舞臺表演秀和創作舞臺劇表演,并評選出優秀創意獎。
市民深圳特色禮品創意設計大賽、市民玩具創意設計大賽則以“創意的,特色的,才是代表深圳的!”為主題,通過向全市范圍設計師征集具有深圳文化特色的禮品設計作品,突出深圳本土的文化和獨有的特色。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