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稱,21世紀是“設計跨界”的時代——建筑設計超越單純的空間營造,介入街區歷史、都市肌理與生存現實;產品設計跨越命定的商品性,關注多變的生存現實;平面設計沖擊借助數碼時代強勁的技術后盾,日益混淆著現實與虛擬世界……為了探討“跨界”時代的設計理念,本月9日至12月9日,由王序、史建策展,華僑城地產主辦的“21,設計之上”OCT-LOFT07創意節將在華僑城創意產業園舉行。四位著名國際設計師原研哉、深澤直人、格力·艾米和約翰·丹頓將親臨深圳為這座設計之都指點迷津。
上世紀九十年代,臺灣的兩位歌手品冠和光良讓“無印良品”四個大字印入了無數少男少女的心,以至于后來這一同名日本日用品品牌進駐中國時馬上成為潮流尖端。而原研哉、深澤直人就是該品牌的設計顧問,多年來他們的設計作品已為中國人所熟知。本周六上午9點到12點,他們將在OCT當代藝術中心舉行兩場講座。原研哉是日本設計界頗為“另類”的一員——他致力于研究信息的識別和溝通,尤其對人類感觀中蘊藏的巨大設計資源——比如嗅覺、觸覺、視覺抱有濃厚的興趣。本周六他將舉辦題為《打開感官的世界地圖》的演講。
如果說,原研哉探討的是事物與感觀的辯證關系,那么深澤直人則研究物質與意識的作用與反作用。深澤直人是日本著名的產品設計師,在設計中,他非常重視“意識”,他認為,在任何條件下的任何事情都包含某種“核心”。比如,如果我們以行動來演繹某件事情,事情的核心就是不同的人所采取的同樣路徑或次序。他認為,設計的中心便是體現這種意識中的核心。他的演講題目是《意識的核心》。
本周日下午14點到17點,澳大利亞的兩位著名設計師格力·艾米和約翰·丹頓將分別在OCT當代藝術中心開講《2、3、4,在環境平面設計中運用空間與時間》和《建筑與非建筑——理解尺度的重要性》。這兩位設計師均身兼建筑師和設計師于一體,其中格力·艾米將就設計中的二維、三維、四維邊界的跨越進行闡述,而約翰·丹頓則將建筑設計與其他設計門類的互相轉換進行經驗傳授。
四位設計師的深圳之行可謂任務繁重,除了各自舉辦講座外,還將參與本周五下午舉行的“可見的烏托邦”OCT-LOFT區域創意文化研討會。此外,他們還與中國幾家設計學院合作舉辦“原型·21——ReDo命題展”。展覽將于本周五在華僑城創意文化園F4棟開幕。
據策展人介紹,“21”代表著我們剛剛進入并繼續創造著的世紀,在本展覽的特定語境中,可被理解為對設計大師原型之作理念的呼應、發展或極化,這對于擴展學生們設計的想像力是一種有益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