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術館作為城市文明的標志,同時又提升著整體國民的綜合素質,因此它在各地紛紛“落戶”。10月25日,“青城山·中國當代美術館群”建筑設計招標會的成功舉行標志著創新建筑將在都江堰國際休閑度假旅游區王婆巖建起。它是一座不單純依靠政府或者私人美術館純商業運行,而由都江堰市政府主導,由8位藝術家和有關專家組成學術委員會負責美術館群的運作,并將選聘在國內外藝術界作出重要貢獻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專家擔當顧問。
為藝術家“量身訂做”
中國當代美術館私人美術館是每個以藝術家名字命名的美術館,面積都在1000平方米左右。藝術家可根據自身的學術要求和特點,舉辦個人藝術展覽和學術研討會。建筑師結合藝術家的特點,把藝術家的作品和建筑物相呼應,同時運用美學等原理,建設成富有藝術家特點的私人美術館。建筑師們運用建筑學的知識來表現與當代藝術家們相匹配的美術館。同時每個設計師在建筑上結合藝術家的特點來強化各個館,這也是中國當代美術館、私人美術館建筑的獨特之處。符合了時代的氣息和藝術家的作品特色,同時巧妙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藝術家創作的靈感。大部分的美術館都運用了光學原理,使建筑物更加環保。劉家琨設計的張曉剛美術館突出整個建筑物“高”這個特點,并運用外射光等設計理念讓藝術家在展示自己作品的同時達到理想效果;羅瑞陽設計的周春芽美術館則運用設計的空間原理并結合藝術家作品的特點,因此周春芽美術館的建筑突出“大”這個特征;余加設計的何多苓美術館在建筑上運用一個私人空間包圍公共空間的原理,同時在建筑上運用大量的玻璃加強建筑物的采光效果;湯樺設計的王廣義美術館,在設計上結合古典元素和設計空間的特點,使整個建筑物和藝術家的作品融合在一起;張雷設計的方力鈞美術館,在設計上運用樹枝的理念,運用交織、疊加等手段和復雜的空間原理來突出建筑物的特點,同時把建筑和環境結合起來;王路設計的張培力美術館,在建筑上符合當代藝術家這一特點,結合了對過去和未來夢幻這一特點;徐甜甜設計的吳山專美術館,在設計上結合藝術家紅色幽默的作品風格,同時融入藝術家作品中的符號;朱锫設計的岳敏君美術館,運用石頭的設計理念,結合藝術家的作品特點,在他的設計方案圖片中巧妙地把石頭和藝術家作品結合起來,給大家帶來另一種視覺的享受,這也是設計師為什么把建筑設計成石頭標志的原因之處。
中心美術館設計方案花落誰家
整個會場最激烈的莫過于競標中心美術館,這是由多名建筑設計師共同來競標的,同時設計師們大膽的設計理念讓在場的藝術家和評委難以下定,最后通過大家的一番討論和研究,中心美術館的設計浮出水面,獲選的是劉家琨的設計方案,同時余加、朱锫的設計作為備用方案。為什么劉家琨的設計方案得到評委們的認可,于是記者帶著這疑問釋聽設計師的設計方案。劉家琨談到:中心美術館是一個公共的美術館,與私人美術館有著不同之處,它在建筑上要得到大家的共識,作為大的建筑物一定要和整個環境融合起來,又要成為一個醒目但又不能太突兀,在設計上又要有特點的標志物。在建筑上不能太西化這樣不符合環境;同時又不能太傳統這樣也不符合當代美術館的特點,也脫離時代的步伐。國際化的建筑大家都習以為常,吸引不了大家眼球,同時建筑物的設計太過于突兀有可能會得到大家的認可,但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引起大家的爭議。他的設計作品特點:1、設計上運用景觀化的特點,弱化大家常見的形式并融入環境中。同時在設計上加強了青城山水、山、樹等自然環境特點;2、把傳統和當代結合起來;3、中心館的面積對于國內其他的美術館建筑面積并不大,因此它在展示作品中受制了一些大型的作品展出,因此設計師在它的頂面運用尖角的設計方案,并在一定程度上節省材料。在選擇材料上則運用石頭材料又能符合當地的特點,同時它造型簡單又符合當代的氣息。整個造型是一個“帆”的形狀,孕育了某種特殊的含義;4、館內設計結合空間等原理,擴大了整個館內的空間,并且它造型的特殊型也成為時尚公共活動的地方。
建筑與藝術
對于建筑和藝術,藝術家和建筑師都有不同的認同,藝術家何多苓談到:建筑是反映藝術的;設計師余加說:藝術是藝術、建筑是建筑。不管藝術家和建筑師對建筑和藝術有不同觀點,但卻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建成符合時代的中國當代美術館群。正如王路設計師說的:設計小美術館給建筑師帶來的是真正的挑戰,同時當代美術館群作為特殊藝術家來建筑的特殊美術館無疑給建筑師帶來了一定的挑戰。當記者和湯樺設計師談到為藝術家設計美術館和設計一般建筑物有什么區別時,他說到:作為一個建筑設計師首先一定要先了解建筑物的使用特點,作為美術館的設計一定要符合它的特點。同時建筑師也是一個非常辛苦的職業,需要你長期不斷地磨練,要有大量的建筑學知識,同時要發揮設計師的想象空間。建設美術館對于建筑師來說也是一種責任,因為這是展示藝術家個人作品的空間。藝術家運作美術館,也許會將美術館當成一個試驗場,在各種運作方式的選擇和排列組合中,誰會知道在將來的都江堰會不會“造”出更多的中國私人美術館呢?
隨著中國當代藝術蓬勃發展,美術館無疑成為一個重要的大型公共文化建筑,因此都江堰地方政府推出藝術家私人美術館這在國內是首創。在這次競標美術館的同時,主辦方告訴記者為什么沒有面向全球競標的原因:中國當代美術館的建筑物一定要符合中國當代藝術家的特點,因此我們選擇了國內的建筑師,因為他們對中國當代藝術有所了解,這樣才能建成符合我們自己的美術館。最后我們期待2008年,青城山下的中國當代美術館群落成之際,呈現在大眾面前的建筑是大家滿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