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日上午,文博會開幕式上,國際設計大師們站在會展中心五樓,對話深圳。

14日晚,柏林副市長哈羅德·沃爾夫及設計大師們到達深圳。

15日上午,剛到深圳的“德國國家設計獎”首席執行長官安東尼亞·若斯和同事馬上進入展館布展。

15日下午,柏林設計展廳。設計大師的目光仿佛在注視著深圳。

15日下午,深圳青年設計師向西方設計大師演示最新的參展作品。

15日下午,與柏林設計展同在一個大廳里,深圳設計師的作品吸引著大師的目光。

16日下午,深圳女青年抓住時機,向意大利Tjaarda汽車設計公司創始人、法拉利汽車設計者湯姆·特嘉達請教。

17日上午,柏林設計中心執行官詹尼特小姐第一次來到中國,她對記者說:“是因為設計,讓我走進深圳。這里太美了……”

17日上午,柏林設計大師的精美作品打動深圳青年設計師。

17日下午,在位于福田田面“設計之都”創意產業園的柏林設計展廳內,將要離深的國際設計大師們與深圳青年設計師合影留念。
對于德國柏林市副市長哈羅德·沃爾夫來說,深圳之行愉快而忙碌。14日晚抵達深圳之后,他就開始頻繁出席文博會的展覽、論壇和開幕式。與他一起忙碌的還有20多位成員,他們在哈羅德·沃爾夫的率領下,專程來深圳參加第四屆文博會。其實,這不是哈羅德·沃爾夫的首次深圳之行,在過去的三年內,他已經到訪深圳兩次了。
與哈羅德·沃爾夫同行的成員們來自工業設計、建筑設計、新聞傳媒、生物醫藥、工程制造、醫療器械、商業顧問等不同行業。在田面分會場,德國展團為中德品牌與設計營商展帶來了100多件工業設計作品,主要包括2007年和2008年德國國際設計獎金獎和銀獎獲獎作品,以及專利產品、設計品牌和德國最前沿居住與生活主題工業設計產品。兩輛價值400余萬元的保時捷最新款汽車十分引人矚目,據悉這是兩款新車型首次進入中國市場進行展示。而款式好且具有美學價值的寶馬巡航自行車、簡約輕巧的Archetun蒸煮罐系列、精巧無縫的功能運動套衫也吸引了很多觀眾。
國際設計大師團也與德國展團同時來到第四屆文博會,由來自德國、美國、英國、丹麥、意大利等10多個國家的28位國際重量級設計師組成,包括德國紅點設計獎主席彼得·扎克,意大利都靈Bertone汽車設計中心董事長大衛·維爾克,意大利特嘉達汽車設計公司創始人、法拉利汽車設計師湯姆·特嘉達,美國接觸360工業設計公司董事長西蒙·士穆里等。在參觀深圳設計企業時,他們為企業擁有如此多的年輕設計師感到驚訝,他們鼓勵年輕設計師,堅持自己的風格一定會成功。
與設計參展團同行的有多家德國平面媒體,包括《每日鏡報》、《柏林晨郵報》、《德國畫報》、《柏林日報》、DDP新聞通訊社、B.Z.傳媒等。記者們14日抵達深圳當晚就與深圳報業集團幾家報社的記者進行了友好交流。在交換名片時,深圳記者發現,即使能夠講英語,要讀出對方的名字也并不容易,多數德國記者的名片只印了德文,而德國記者要掌握中文名字的發音也不是件易事,結果大家相談甚歡卻誰也不敢喊對方的名字。
記者們對深圳這個名字并不感到陌生,雖然對他們來說顯得有點拗口,但他們都知道深圳是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城市,在德國的傳媒中深圳經濟特區常常被提到。他們在來深圳之前早就聽說這里的美食很可口,所以有的記者反復盤算在深圳的行程,希望能抽出時間,到正宗的廣東餐館里大快朵頤。他們一嘗到深圳菜之后就發現,德國的中國菜太不正宗了。除了惦記美食之外,此次文博會報道最受重視,記者們隨身帶著相機,走到哪里就拍到哪里,《柏林日報》記者亞力山大每天都要發一篇報道介紹當天的情況。
在文博會主會場深圳會展中心五樓平臺上,德國展團成員舉目眺望深圳市景,深圳建筑的現代化程度讓他們感到驚訝,這和他們固有的中國城市概念太不同了,幾乎每個人都舉起了手中的相機,把深圳摩登的城市面貌永久地留在畫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