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外灘畫報》 W=Tobias Wong
B:你如何定義自己的身份,是設計師還是藝術家?
W:以前這個問題曾困擾我,現在不會了。我不會在乎這些,我只知道有哪些事是我不會去做的。我不會畫草圖、制作模型,不會為了解決某種實際應用的問題而設計,不會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簡單而設計。
我沒有學過設計,而是雕塑專業畢業的。我所做的是挑戰設計界現有的規矩,就像杜尚對藝術界所做的一樣。
 “殺手戒指” (故意把鉆石反過來放)
B:你的設計中體現出一種對人們消費觀念的思考,比如“殺手戒指”和“鈔票便簽紙”。
W:我出生在加拿大,后來搬到紐約居住。剛來到紐約時,我發現這里的人們對物質的熱愛超乎想象,人們都異常奢侈,任何種類的物品都有可能被丟棄。這深深吸引了我,我做了很多調查,并將由之得來的靈感用在創作中。但是你知道嗎,我在紐約住了10年以后,我自己也變成了一個物質狂!
B:你的Wrong Store似乎也在探討物質消費的問題,是受何啟發而來?
W:我希望這個項目能觸及消費文化,觸及到人們的物質欲望,卻不給人們帶來人們帶來任何消費的壓力,我也不會借此賺錢。
我對現在的一些年輕藝術家和設計師很失望,他們總是抱怨自己有天大的好點子,卻沒人賞識。他們就那么干等著贊助人、制造商等外界的幫助。Wrong Store可以算作是我對這種現象的回應。
B:你怎么定義自己的風格?
W:我想我作品的特點是,總能給原本平凡的東西以畫龍點睛的效果,賦予它獨特的內涵。這種內涵并不晦澀難懂,而是讓人們在第一眼看到作品時,就能理解它的涵義。作品的實物每個細節都精益求精,但同時又是獨一無二的。
B:你的很多作品看上去都很小眾,你有沒有想過去做藝術家,或者干脆做些更大眾的作品?
W:我想我會根據項目的不同做出不同的設計。
我不會為了進美術館而創作,也不會做些所謂的“更實用”的作品(比如一個有更多功能的手機),藝術上的價值和物品本身的功能特性都不是我的目標所在。
我只想讓我參與的每一個項目,都能按照我的興趣,將我的想法完全貫徹其中。如果我的作品能影響到其他的設計師和藝術家,那就再好不過,這意味著我可以對這個世界有更多的改變。就像杜尚的小便池—藝術因此而發生了改變,不是嗎?我想對設計做同樣的事。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