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畫展一般都是去看畫,但現在各種畫展在悄然變化著,畫展不單單追求與展館的燈光、布畫、展墻、標牌、說明......等常規問題,而且將它的布置融入設計的元素,因為一個好的畫展,不僅牽涉到作品本身,如何布置、陳列都大有講究。作品陳列的方法不同,其展示的效果也不同,這一切都結合了空間的設計理念。
最近在上海美術館里看到“何香凝藝術的地·圖·志”展覽,讓我看到了畫展和設計之間的關系,策展人樂正維、王曉松在征詢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意見的基礎之上,通過加入設計的元素把畫展的命名和整個畫展的場景巧妙融合。據了解,這次展覽試圖從文化地理學的角度,將何香凝個人的藝術生活放入中國近現代史波瀾壯闊的歷程中進行考察。在深入發掘何香凝藝術的同時,提供給觀眾一個更加立體的何香凝藝術形象。所謂“地·圖·志”,如果從字面意思解釋就是依據何香凝一生曲折的革命與藝術經歷,從中截取具有代表性和歷史價值的地理節點,因此在走進大廳時就看到一排放置在地上的裝置,運用起伏的造型,譜寫了她人生的經歷。以“地:地理文化;圖:作品和影像;志:文獻記錄”等多個層次與線索上立體、多方位地觀照何香凝的藝術生涯。倘若從學術的角度談,那就是擷取何香凝藝術的元素延展到一個與她歷史活動息息相關的地域景觀中,由此形成一個帶有文化地理學、社會學、藝術學意義的寬泛的“地·圖·志”概念。通過地理節點的選取與設計,構建何香凝的藝術地圖,用圖像勾勒何香凝藝術的脈搏,以文獻資料復原何香凝的歷史,通過展示方式呈現何香凝的藝術與精神世界。
何香凝的展覽是成功的,除了在看畫的同時,讓我們領會到這次展覽的主題定義的某種意義。它從藝術中表現出設計,從設計中突出藝術,使整個展廳視覺設計元素呈現給觀眾,從而使觀眾對何香凝藝術有更為深刻、透徹的了解。一般的畫展就是在展廳的墻壁四周掛上藝術家的作品,使得整個展廳顯得空空蕩蕩,讓畫展的展廳和畫顯得單調。但何香凝藝術畫展中新的展示方式將何香凝藝術的收藏、陳列、研究的新的進展和狀況呈現出來,使畫展顯得豐滿、充實、多彩,這也是對傳統畫展的一種新嘗試。
這次畫展無疑在一定的程度上對傳統畫展起了推動作用,在欣賞何香凝藝術作品的同時,從展廳中央放置的珍貴圖片和不同時期的文獻資料等等各種不同的角度闡釋了藝術家的精神世界,讓觀眾深刻地了解到畫家在創作的內在意境。在追求與創意年代里,我們希望更多的畫展,在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融入更多的設計元素,給畫展帶來更多的藝術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