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傳統文化的標本,網絡是現代文明的產物,但正是這兩者的結合,使古老的書法藝術在年輕的城市深圳,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8月23日,“深南道藝術群落作品展”在深圳美術館開幕,一個通過網絡連接起來的書法群體第一次走出虛擬世界,在現實中展示自己的風采。
太行山人、竹影搖風、都市野狐禪……有別于一般的書法展覽,這個展覽的16位參展人大都披著一個網絡“馬甲”,其實,“深南道”藝術群落迥異于傳統書法人的書法生存狀態就從這些網絡“馬甲”開始的。與傳統書法社團成員多為專業人士不同,“深南道”成員各有自己的職業,他們有的是媒體的編輯與記者,有的是企業的老總與員工,有的是學校的校長與教師,書畫篆刻只是他們的余暇至愛。在網絡上相識的他們以書會友,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當年的一個小游戲,今天已經變成了“中國書法第一網”,而虛擬空間里的網絡展覽,現在已經開到了現實中來。
網絡上發起書法社團
本次展覽是“深南道”藝術群落成立以來的第一個展覽,事實上早在2004年,他們已經在網絡上舉行成立首展。談到“深南道”,中國書法網是繞不開的話題。
2000年3月27日,傅志偉在梅林關外一套兩居室住宅里創立了中國書法網。最初的中國書法網包括傅志偉在內只有三位注冊會員。經過8年,中國書法網的注冊用戶已逼近15萬,每天同時在線人數超過3萬。由于成立早、注冊會員多、影響大,中國書法網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書法第一網”。傅志偉驕傲地說:“可以說,全國一流書法大家已經被我們一網打盡。”
2003年底,傅志偉、車帝麟等中國書法網的幾名深圳擁躉已不滿足于網上“灌水”、獨自苦練的書法生活,在中國書法網上發帖準備成立一個書法社團。帖子立即得到10余名網上神交已久但從未謀面的書友的響應,于是,在福田一家不知名的酒店里,“深南道”藝術群落宣告成立。讓道友們沒想到的是,這種區別于官方書法協會的民間書法社,迅速得到全國書法網友的追捧與效仿。廣東的“東莞制造”、“十三行”,湖南的“雁陣部落”、“清荷雅集”,北京的“007印盟”等紛紛在中國書法網注冊成立。在短短4年多的時間里,全國各地依托中國書法網成立的民間藝術社團,總數已近200家。他們不時雅集,共同進步,成為當地書法界一支支重要的生力軍。“深南道”在成立之初,就引領了網絡藝術社團風氣之先。從此,加入官方書協不再是唯一的選擇。
“有組織無紀律”的“深南道”
“社團番號‘深南道’是大家投票產生的,那時大家要么工作、要么生活在深南大道旁邊,去一‘大’字一表謙抑之意,二來巧借道路之道暗合書法最高境界‘道法自然’、‘技進乎道’之道。”車帝麟說。
“深南道”雖然從網絡上走進了現實,但仍然延續了網絡的隨意性,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有組織無紀律”,雖然道上成員已有50余人,但大家在一起既沒有一個社團章程,也沒有領導,大家一律稱道長。對新入道者不設門檻,對“老道”不作要求,“道友們”一月一大聚,數日一小聚。每次雅集,大家聚集在一起,擺出近作,沒大沒小的互相點評,海天海地地品茶論書,或臨摹古帖,或創作新篇,切磋技法,欣賞殘碑。
網上交流貴在說真話,這一點走出網絡的道友們也奉行不悖,如果說現實中大家還要顧及面子,那在這里的雅集上,他們則完全以“拍磚”為主,互相點評的語言不是和風細雨,毫無含蓄溫情,使出的全是“榔頭”、“棒子”和毫不留情的“斧劈”。但就是這樣的直言不諱成就了他們彼此的知己之情。
網絡聯通四海
古人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通過網絡,生活圈子狹小的書法愛好者輕松地找到了知音人。太行山人是2006年加入“深南道”的,他回憶說:“我加入‘深南道’之前一直很封閉,生活中幾乎沒人和我交流書法,在網絡上發現他們的時候,我很驚訝。”第一次參加“深南道”的活動,他激動地對發起人說:“我結婚都沒這么開心過。”
“深南道”成立4年了,回憶在“深南道”的日子,太行山人說:“最難得的是我們在一起就是寫字,是很純的聚會。”道友狼湖剛到深圳,參加“深南道”的聚會一個多月以后,道友們才知道他還沒找到工作,竹影搖風問他:“你怎么不早說,大家可以幫幫忙呀。”狼湖卻說:“我覺得這就是個很純的聚會,不想搞得很功利。”
網絡縮短了現實中的距離,過去一個書法家要想和朋友切磋交流,可能需要花不少時間。但在網絡時代的今天,只要拍一張照片放到網上,千里之外的人也能即時看到。這也使得草根與名家只有一線之隔。今年8月2日,遠在美國的著名書法史論家白謙慎先生趕來深圳講學,他提前在網上與“深南道”取得聯系,講座當晚在深圳發起了一個特殊的雅集。“白先生雖然常年在美國,但通過中國書法網了解了不少國內書法界的情況,在網上,像他這樣的‘潛水員’可不少。”
由于經常在一起創作、交流,耳濡目染,藝術風格趨同是藝術社團的普遍現象,但就像深圳這個城市的特色一樣,“深南道”的成員來自五湖四海,各有不同師承,20余名“鐵桿”“道長”個個個性鮮明,取法各有所專,追求因人而異。在本次展覽中,真、草、隸、篆各種書體都有,既能看到“駿馬秋風塞北”的雄渾蒼古,又能看到“杏花春雨江南”的秀韻清剛。
從網絡走入現實
2006年開始,深南道藝術群落已不僅僅滿足于網絡上的遙相呼應,群落成員達成共識,每年把隊伍拉出去一至兩次,與其他民間社團交流切磋。目前,他們已與廣東的“東莞制造”、湖南的“清荷雅集”進行“零距離”接觸。
去年,中國書法網參與了第九屆全國書法篆刻大展的報道,今年,中國書法網發起抗震救災捐獻,據悉,明年的書法專業媒體展覽將由中國書法網主辦,在深圳舉行,“深南道”作為這些活動的主力軍,正在由虛擬一步步走向現實。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