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美團發布2020年度業績公告。業績公告顯示,美團2020年全年實現總收入1147.95億元,同比增長17.7%;實現經營溢利總額43.3億元,同比增長61.6%。
餐飲外賣是美團的基本盤。在疫情來襲的2020年,美團的到店、酒店及旅游業務增長暫時陷入停滯,而餐飲外賣業務則獲得了相對較快的增長,收入達到662.65億元,同比增長20.8%;經營溢利達到28.33億元,同比增長達100.1%。盈利的增長速度,遠快于收入的增長速度。
雷達財經注意到,2020年,美團外賣傭金高達585.92億元。而在疫情期間,多地餐飲協會發文稱,美團傭金過高。
而單個騎手能夠從美團獲得的收入跟往年相比變化并不大,在2月末還因為“千元喜茶訂單配送費僅5元”而一度引發關注。而在騎手之外,還有用戶爆料美團大數據“殺熟”,有商家指責美團壟斷定價,傭金過高。
餐飲外賣經營溢利同比翻倍,多地餐飲協會炮轟高傭金
3月26日,美團發布2020年度業績公告。業績公告顯示,美團2020年全年實現總收入1147.95億元,同比增長17.7%;實現經營溢利總額43.3億元,同比增長61.6%。
分業務來看,2020年由于受到疫情影響,到店、酒店及旅游業務收入與經營溢利“雙降”,分別同比下降4.6%、2.6%。與之相比,受益于2020年疫情期間的需求增長,餐飲外賣業務依然獲得了可觀的增長,2020年收入達到662.65億元,同比增長20.8%;經營溢利達到28.33億元,同比增長達100.1%。另外,2020年新業務及其他收入達到272.77億元,同比增長33.6%;但經營虧損也在擴大,達到108.55億元,同比增長60.8%。
外賣被外界視為美團的基本盤,即使在新業務獲得快速增長的2020年,餐飲外賣占據總收入的比重依然達到了57.73%,牢牢占據第一大營收支柱地位。截至2020年末,共有950萬名外賣騎手通過美團平臺增收,其中包括約230萬名來自貧困地區的騎手。
從交易金額和筆數來看,2020年美團餐飲外賣交易金額達到4888.51億元,同比增長達24.5%;餐飲外賣交易筆數達到101.47億筆,同比增長達16.3%。交易金額的增長速度明顯高于交易筆數的增長速度,每筆餐飲外賣業務訂單的平均價值同比增長7%至48.2元。
年報顯示,美團的餐飲外賣業務主要通過兩種方式變現,一種是傭金收入,還有一種是在線營銷服務收入,其中傭金收入占據了絕大部分份額。2020年,公司全部傭金為742.13億元,其中外賣傭金高達585.92億元。
去年疫情爆發后,多地餐飲協會發文炮轟高傭金。
2020年2月21日,南充市火鍋協會網上致信當地市長信箱,舉報美團疫情期間涉嫌漲傭金、壟斷經營及不正當競爭的行為。
南充市火鍋協會稱,美團涉嫌在疫情期間提高傭金。上線的外賣商家從8%的扣點在短時間內停止了,且在一夜之間上調到 20%的扣點,同時還必須要參加優惠 30%-50%的平臺活動,以此來活躍平臺的流量,另外還要承擔一定金額的配送費用。
2月18日,重慶市工商聯餐飲商會1987家企業聯合發出公函,呼吁美團點評、餓了么等平臺公司減免傭金。2月20日,河北省飯烹協發布《致電商平臺的公開信》,呼吁美團、餓了么等降低外賣傭金費率,“在全民抗疫時期積極承擔起社會責任”。
2月22日,云南省餐飲與美食行業協會發布公開信,代表省內22萬余家餐飲企業,呼吁美團等外賣平臺“盡快出臺包括降低外賣傭金費率在內的各項餐飲扶持措施”。
2月24日,山東省多個餐飲協會代表山東全體餐飲成員,聯名向外賣APP呼吁降傭金。山東餐飲協會表示,美團23%的傭金額對中小型企業來說實在難以承擔。山東餐飲希望美團能減少部分傭金,給小微餐飲企業一條活路。
去年4月10日,廣東餐飲協會官微發布《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其中指出美團外賣向餐飲企業收取的高額外賣傭金,已超過餐飲企業承受極限。并指責美團涉嫌實施壟斷定價,新開餐飲商戶傭金最高達26%,已大大超過了廣大餐飲商家忍受的臨界點。
美團在后續的回應中稱2019年八成以上商戶傭金在10%-20%,真實的數字遠低于各種傳言和想象。但廣東餐飲協會很快又公開了海豐縣小餐飲行業協會的一份報告,報告顯示,海豐縣166家商家中,有大約120家上了架美團外賣平臺,2019年,120家商家中無一傭金抽成低于20%。
配送費問題屢受關注:用戶指責“殺熟”,騎手抱怨“賺的少”
收取高傭金的美團,騎手的收入怎么樣?
2020年,在美團平臺上獲得收入的騎手上升到了470萬人,同比增長達17.88%。與之相比,美團在餐飲外賣騎手身上花費的成本,從2019年的410.42億元上升至486.92億元,同比增長達18.64%。從兩項數據的增長速度來看,美團在單個外賣騎手身上所花費的成本沒有太大變化。照此計算,2020年美團平均在每個外賣騎手身上花費的成本約為10360元。
外賣騎手與平臺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二者的“博弈”當中,配送費問題往往成為一大核心關注點。今年2月末,廣州一名美團外賣小哥視頻吐槽,自己送1000元的喜茶訂單,配送費才5塊錢,喊話美團“你能再惡心一點嗎?”,“你是怎么想的”。相關話題一度沖上微博熱搜榜前五。雖然后續該外賣騎手又進行了澄清,表示是自己看錯“誤導大家了”,真實的配送費是“9塊4,加上大額訂單5塊錢。”但雷達財經梳理后發現,此類事情也并非孤例,有人還稱自己送過50杯大杯奶茶,配送費卻跟一杯奶茶一樣。
配送費問題,不僅是騎手關注的焦點,有時也被部分用戶扒出“貓膩”。去年12月,“漂移神父”以一篇《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爆料美團“大數據殺熟”。文章中,“漂移神父”表示,自己經常點的一家驢肉火燒外賣,配送費在開通美團會員前沒有超過3元,開通美團會員后反而變成了6元,而在另一個沒有開通美團會員的手機上,僅有2元。美團在后續回復中以軟件定位存在定位緩存,導致配送費預估不準進行解釋,并稱實際下單仍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準確計算,不受影響。但“漂移神父”本人對此回應表示無法接受,認為無法說服自己。在黑貓投訴上以“美團”+“殺熟”搜索,可獲得137條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