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形看,世博以色列國家館像極了一只來自以色列的巨大貝殼。以色列國家館由兩座互相環抱的流線型建筑體組成,像一幅太極陰陽圖。設計師哈伊姆•多頓告訴《外灘畫報》記者:“由原石建造的部分代表了歷史,代表著猶太人的根和我們的過去。而由玻璃構成的建筑部分,則象征著今天嶄新的以色列,一個在多個領域享有盛譽、清澈而有朝氣的國度。”

記住世博以色列國家館是件很容易的事情,那是一只來自以色列的巨大貝殼。
與世博法國館和德國館的設計理念——打破人們對于法蘭西和日耳曼的刻板印象不同,在以色列國家館的設計師哈伊姆•多頓(Haim Dotan)眼中,以色列館將是一座蘊含東方哲學的橋梁,以老子的陰陽之念融會貫通種族、地域、時空、虛實的差異。
在眾多國際知名的世博館設計者中,很少有像哈伊姆這樣對中國有著深刻認識的外國設計師。按照他的話,“我和上海的緣分在100 年前就開始了,我的外祖父曾在中國生活,我的母親1910年生于上海。”父輩關于中國的記憶,以及他自己對中國古典哲學的領悟、在中國名山大川的游歷,讓哈伊姆的設計充滿了古老的東方智慧。
在接受《外灘畫報》記者的專訪時,哈伊姆說以色列館的“海貝殼”造型既來源于他在中東和中國的游歷,也受教于老子的道家陰陽學說和猶太文化的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