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設計師&插畫師張晨,家具設計作品- “規矩”。
[Page: ]
設計說明(來自張晨):
何為“規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俗語眾所周知。它強調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準則,否則無法成功。“規矩”一詞源自木匠用語,“規”指的是圓規,“矩”指的是曲尺。 除其基本含義以外,“規矩”代表一定的法則和禮法。在《韓非子•解老》中提到的“萬物莫不有規矩”中,就是這個意思。
“規矩”設計
之前已經闡述了我設計的出發點—“常用設計”為何,而我所贊同的設計語言也決定了我要做的事情實際上很簡單,就是對生活中的常用品進行我理念下的再設計。我主張做純粹簡單的設計,不主張過度裝飾,希望通過形態的“寂”襯托出材質的自然之美。在我看來這是一種“規矩”的生活方式,即樸素的、簡單的、回歸本質的生活。我的“規矩”體現在3個方面:
1.材質上的規矩 | 2.形態上的規矩 | 3.功能上的“規矩”
首先,在材質上我只“規矩”的選擇了人們使用最久的一種材料——木。經過一系列挑選后,最終選擇黑胡桃木。為了體現材質本身的材質美,我依照木頭的特性,選擇用天然的木蠟油進行表面涂裝。木蠟油天然環保,涂裝后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水防老化的作用,關鍵是它可以將木頭本身的紋理最大化的呈現在人們面前,使木紋做到“透”和“顯”。 第二點,在形態上的“規矩”主要體現在簡潔上。構成整個展品的部件都選擇片狀板材,原因是片狀板材加工方便,方便組裝并且方便運輸。這樣即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原材料的浪費,又減少了加工環節,這應該也是一種環保減排的方式吧。產品的連接完全依靠中國傳統家具的連接方式——榫牟。通體除了電子件外沒有任何金屬連接件。產品形態上以人的感覺為第一,尺寸上嚴格參考了人機工學的數據,并且將人們使用這件物品的環境和心情考慮進去,簡化不必要的“裝飾”,希望給人干凈纖薄的感覺。
最后,在功能上的“規矩”我認為是整個設計最有意義的部分。準確的說是,我對大家生活中其以為常的規矩進行了重新的定位。
[Page: ]
[Page: ]
[Page: ]
[Page: ]
規矩一: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大家都應該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當我們工作的時候,如果突然要做一些生活上的瑣事,那么就意味著要收拾桌子…當我們正在做一些例如畫圖之類,無法在暫停之后迅速回到狀態的工作時,那種窘迫可想而知。所以,我想,工作和生活分開吧!我將平常的工作桌進行了設計,分為兩層,底層為工作空間,上層為生活空間。當上述情況發生時,我們可以在不更改工作狀態的情況下迅速的進入生活狀態。
規矩二:閱讀就是自我“充電”! 我希望做出一件產品,可以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這條“規矩”。于是我將書架和燈還有燈塔結合起來。燈可以取出單獨做桌燈使用,其自身帶有蓄電池,當蓄電池電力不足時,人們需要將燈重新插回到書架內部充電,每每此時,我想使用者應該會會心一笑,提醒自己是否也要取下一本書,為自己的精神世界“充電”一下。外部形態上借鑒了燈塔的感覺,因為我認為知識就是人們前行的“燈塔”。當燈在書架內部使用時,感覺就像燈塔一樣散發光芒。由于書架上方柵欄狀的外立面透光,所以在沒有書籍的情況下光芒會顯得十分發散,當人們將書填滿書架上方時,光芒將變得更加集中,更加強烈。
[Page: ]
[Page: ]
關于作者:
作者簡介:
1989 年 生于北京
2007 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 設計學院
2008 年進入中央美術學院 產品設計系
2009 年進入 中央美術學院 D9 工作室
2011 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