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時尚”和“快降解”
大牌們還給出了更多的理由,讓消費者繼續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支持他們。幾年前就已經在歐洲的設計師中流行的“慢時尚”被重新提出來,這種原本出于環保的考慮,專門設計一些較為經典的、不會隨時被潮流淹沒的款式,加上高檔的面料,使得衣服可以穿更長時間的時尚方式,被大牌們拿來借用,他們說雖然自己的價格比起ZARA、H&M來說要貴上很多,但也因此能被消費者穿更多次,LV的箱包雖然貴,扔到水里撈起里可以繼續用———從另外一種角度來說,這也是減少浪費、節約能源、促進經濟的大好事,甚至符合Reduce、Reuse和Recycle的環保標準———但是不是一定要這么貴?大牌們一直保持沉默。
而人們對大牌“殘酷、血腥、虛榮”的固有印象,也讓大牌們更積極地投入環保的懷抱,無論有沒有公關公司的影子存在,科學家們為大牌們的“皮草時尚”找出了依據。動物學家表示,全球皮草行業85%的面料來自于飼養動物,而飼養動物并獲得皮草,正是人類數千年來畜牧業的一部分。比如,飼養牛羊給人類帶來食物,飼養狐貍給人們提供皮草原料,這和飼養雞、鴨并無差別。有趣的是,皮草行業甚至是解決生態問題的重要手段。新西蘭有超過8000萬只負鼠,每天吃掉21噸各種植被,如果任由它們繁衍下去,新西蘭會在15年內變成第二個撒哈拉。更了不起的是,環境學家讓公眾相信:和普通衣服相比,皮草才是真正環保的選擇。從成分上看,皮草化學成分是水(30%-50%)、蛋白質(55%-75%)、脂肪、無機鹽和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說,一件皮大衣埋在地下,只要一個月就能全部降解掉,比牛仔褲快5倍,比亞麻床單快3倍。
但有業內人士卻說:“我不認為所有的大牌都做到了環保,雖然他們經常順著社會風潮設計展示一些所謂的環保系列,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正在實行環保。”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