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家敏 《中國平面設計師必備手冊》。
▲ 2009紅點概念設計獎——手指咖啡杯。

洪忠軒《右腦建筑》內景。
2009年是深圳榮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設計之都”稱號的第一年。在這一年中,深圳設計師作為這座城市最受矚目的群體,不僅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兢兢業業,也在深圳各方面建設中發光發熱。2010年,“設計之都”走進第二個年頭,與這片熱土同發展共呼吸的設計師們同樣摩拳擦掌迎接挑戰。記者在采訪中發現,2010年對許多設計師來說堪稱能量“爆發年”,公司規模的擴展,客戶規格的提升,設計理念的轉變……對未來的暢想,讓他們冷靜的面孔泛起了興奮的紅光,堅毅的眼神閃爍著喜悅的光輝。看到這一幕,沒有人會懷疑,他們將用智慧編織“設計之都”的華麗織錦,將用自己的實踐讓“設計之都”的翅膀更加硬挺。——記者 梁婷
韓家英:全面解決方案是趨勢
2009年是韓家英的本命年,也是“順風順水”的一年:他為愛馬仕設計櫥窗開創了深圳平面設計師與國際奢侈品大牌合作的先河,捧回“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金獎”為他璀璨的設計生涯再添一顆寶石。上個月,他剛將公司“韓家英設計”遷至深圳CBD地帶,更是表露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野心。在他新布置好的辦公室里,他與記者侃侃而談,關于設計,關于即將到來的2010。
韓家英說,2009年是特別忙碌的一年,幾乎每天都是在和時間賽跑,除了因為項目多之外,還因為設計師的工作比以前更多元了:“狹義的設計就是設計一個產品,但是以后的趨勢,是要為客戶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包括傳播、市場和研究客戶心理問題,最終設計出來的東西是所有一切的集大成。設計師的工作就是要用設計的力量改變人們對一個品牌的認知,否則設計永遠只會停留在欣賞的表面。”
韓家英坦言,全面解決方案是一個成熟的設計企業的發展趨勢,這在國外早已形成共識。但目前國內許多設計師和客戶都沒有這個意識。許多設計師和客戶目前還習慣于產生一個很具體的結果,“我們現在已經跨越那個階段了,專業領域想追求的東西只是在達到目的的前提下才有意義。”他舉例,雖然他們公司是平面設計起家,但現在專門劃分出室內設計的部門,并且占了公司業務很大的一部分。比如他們為招商銀行私人銀行做的方案,除了包括全套VI系統外,還包含了室內設計。“因為空間也是品牌形象的一部分,當你把一個統一的效果做出來,相當于把消費者內心的需求全面展示出來,其實對客戶來講是比較有效的。之前的平面歸平面、空間歸空間的專業分工有道理,但總體看來不及現在完整。”
畢學鋒:來年將加強國際交流
畢學鋒擔任市平面設計協會主席的這幾年,可謂鞠躬盡瘁,這從他在本屆“創意十二月”GDC展(前身為“平面設計在中國”展)開幕式上的數度哽咽就能看出。以至于當他談起2010年展望,首先提到的是協會的計劃,其次才是公司和個人。
他告訴記者,協會目前正在籌劃將09GDC展的優秀作品作全國巡展,以專業的學術交流活動來推廣深圳的設計品牌。此外,協會還正在聯系將GDC送到美國展覽,推廣“設計之都”的形象。他們還籌劃在深圳舉辦一次大型的日本設計展覽。“日本平面設計協會對深圳很感興趣,明年12月他們會出席香港營商周,但希望將他們的設計展覽放在深圳來做,并且在深圳舉行系列活動推介日本設計。”
現在協會的業務占了他很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當記者問起他為何如此不知疲倦地為他人作嫁衣裳時,他回答,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曾受到很多深圳設計師共同創造的良好設計氛圍影響。“我嘗過這種甜頭,現在也希望能做點事情去影響年輕人。
而作為言文設計公司的負責人,除了商業項目之外,他還很看重企業的“公民”身份,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今年的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中,他就設計了一個“IDEA BOX”項目,這個計劃旨在將都市廣場文化與商業經營相結合,邀請知名的設計師和藝術家負責設計創作。此外,過去一年多以來言文公司一直參與到華僑城T街創意市集的策劃與推廣當中。
馮家敏:為創意設計“保駕護航”
在深圳設計業界,馮家敏有著三重身份:他本身便是一位出色的設計師;同時,身為“中國設計之窗”總編輯的他還是一位設計類媒體的從業者;更重要的,他成為近年來為中國創意設計業維權的先行者,并為此付出了最多的心血。面對倏忽而至的2010年,馮家敏胸中有很多計劃,但這些計劃的核心只有一個——繼續以積極的維權行動為中國創意設計產業“保駕護航”
2009年,馮家敏精心編撰了四年的《中國平面設計師必備手冊》出版了,這是提供給數十萬平面設計師的一本指南式的案頭工具書,為他們提供了從設計、交易到維權一條龍的行業準則參考,受到設計師們的普遍歡迎。同時,馮家敏積極參與的四個設計作品侵權案例均取得突破性進展,設計師的智力勞動成果得到了補償,在設計業中鼓舞人心。
展望2010年,馮家敏主編的知識產權大眾讀本《漫畫知識產權》將在2010年出版。
其次,馮家敏領導的“中國設計之窗”網站將進一步轉型,由以往單純的信息門戶網站轉向集信息、交流、交易、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設計平臺。
馮家敏說:“深圳設計師擁有這么好的環境、身處這么好的時代是幸運的。2010年,我將繼續為他們‘保駕護航’,讓創意的火花綻放得更加絢爛!”
羅崢:時裝設計最終要以人為本
羅崢是深圳東方逸尚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設計總監,早在1996年她就創辦了“歐柏蘭奴”女裝品牌,2008年“歐柏蘭奴”女裝亮相紐約時裝周,成為首個在世界T臺上作秀的中國女裝設計師品牌。羅崢此次接受采訪時表示,紐約時裝周之行深刻影響了她的設計理念,“追求藝術感的時裝設計還是要以人為本”,這也是未來她和她的設計團隊的設計思路。
羅崢告訴記者,自2008年9月“歐柏蘭奴”在紐約時裝周成功舉行主題為“人面桃花”的時裝秀后,她的設計理念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紐約時裝周上的秀非常注重和市場結合,他們常會說某件時裝是給什么人穿的,非常實際,而國內的秀常是為作秀而作秀,市場則是另一回事。”羅崢說,從紐約回國后她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時裝設計,她認為,時裝設計的高端是藝術,但最終還是以人為本,而不僅是放在博物館陳列的藝術品,過去許多走秀的時裝最后就塵封在某個地方。談到2010年的發展計劃,羅崢表示將繼續聚焦成衣市場,推進設計師品牌的商業化進程,著力于“歐柏蘭奴”向中高端的轉型升級,在堅持“實用可穿”的設計理念的同時也不放棄創意藝術。
劉曉都:朝國際一流事務所邁進
在深圳華僑城綠林深處,隱藏著一間蜚聲海外的著名建筑事務所——都市實踐。2009年,是都市實踐成立10周年紀念。這間公司的合伙人劉曉都告訴記者,最近他們正在做10周年慶的系列活動。在北京,他們聯合了兩家同樣有著10周年歷史的明星建筑事務所,策劃了一場回顧展。在深圳,在都市實踐的事務所內,也正是“展覽進行時”。10周歲生日的這一年,劉曉都表示,都市實踐走得很平順。在經濟危機席卷全球的環境下,如此“平順”尤顯珍貴。
2010年是都市實踐的下一個10年的起點。劉曉都表示,“過去10年,公司一直按照自己給自己設定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在走。我們也趕上了中國房地產市場蓬勃發展的好年代。應該說這樣的環境帶給了我們巨大的好處。”2010年,下一個10年的起點,我們將堅持對品質的要求。在公司的強項——公共建筑方面精益求精,爭取通過具體的建筑項目,對城市產生更大影響。”
劉曉都表示,他們還在繼續努力鍛造“都市實踐”這個品牌,讓它變成一間“真正的國際水準的建筑設計公司”。盡管如今都市實踐已經在中國乃至全世界有了一定知名度。但是,劉曉都還是認為,目前他們還不是一間“真正的”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建筑設計公司。“我們還有差距,而且這個差距不是一點兩點,而是全方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