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與努力
從小學畫的張旺四歲就開始亂涂了,但他高考時最初想報考的竟然是中文專業(yè),是什么讓他又重新選擇了畫畫呢?他的回答是:“那是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偶然的事情。”張旺用了四個“非!眮硇稳菟既贿M入南開這件事。
一直想上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但上中學以后就沒有聽說招生的信息。因此,就只打算好發(fā)揮另外一個強項:寫作文,爭取考中文。 值得慶幸的是在95年3月,也就是高考前僅3個月,看到《招生導報》上,藝術類招生信息里有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一欄。 和父母認真商量后,決定沖擊一下。畢竟上中學后就沒有認真畫畫了。 當時,我們43中教美術的彭老師給我開了一個月的“小灶”,針對高考應試項目發(fā)起全力沖刺。很幸運,藝術專業(yè)考試以第6名的成績通過了。 我上的是普高,文化課成績一直還可以,沒怎么太有懸念,就接到了錄取通知。我想能學這個繪畫專業(yè),最主要的原因,是一直沒放下對造型藝術的喜好吧。嘿嘿,其實中學時上什么課,我都在筆記本上畫小人。

由于這一份偶然,張旺在南開時得到了范曾、杜滋齡等繪畫界大師的指導,讓他受益匪淺。
我趕上了好時候。上本科正好范曾和杜滋齡等老先生,還都不到60歲,正是有豐富創(chuàng)作經驗、也有精力教授的年齡。我也比較聽話用功,老先生們看我好學,于是就經常開些小灶,點撥多些。真的是受益終身。
我想不是誰都有這份好運氣受到大師們指導的吧,于是我問道:“當時你算是很突出的學生嗎?”沒想到回答卻有些出乎意料。
突出?呵呵,絕對不算。當時藝術類專業(yè)招生比現在少很多。一般都是努力3年左右才考上,很多同學們從小學畫,一直沒有間斷,大都畫得非常成熟了。我第一年就考上了算是萬幸,但在專業(yè)上,與同班的就有差距。雖然我不這么認為。 記得上本科時,我的專業(yè)成績一般,只有范先生的寫意人物拿了第一。 我那時的畫,很幼稚。在造型、設色、布局等方面都有很多問題。好在老先生們看出我還不是頑石一塊,不厭其煩地耐心引導,總算有了些成績。
對于藝術的成就,多半有人會歸功于天賦。讓張旺能后發(fā)制人的原因是他的天份比同學要高嗎?他的回答是否定的。
有興趣的我就玩命鉆,沒有的就一般了。比如山水,我從小生活在天津,少見真山真水,樹木也就那幾大種。山水畫的興趣,一直沒培養(yǎng)起來。 人物、花鳥我倒是比一般同學努力。比如線描、臨摹等課程,我完成的作業(yè)量是老師布置的3倍,寫意的甚至達到10倍左右。 反正興趣在此,不覺得累,也不覺得煩。 天賦,這個東西在有了成績后別人總說,自己覺得沒有大量努力什么天賦也發(fā)揮不出來。
聽了他的話,仿佛讓我悟出一些道理,任何成就恐怕都是努力之后才能得到的吧。就像張旺學習CG一樣。
我在上大二的時候開始接觸CG的,南開有計算機課程,上機時自己亂搗鼓找到了Photoshop 4。于是亂玩起來,覺得比畫筆過癮啊。 又趕上當時南開要建立自己的網站。我被拉到組里負責美工,邊干邊學,邊學邊用。興趣越來越濃。到2002年碩士畢業(yè),進入光榮軟件,才算正式接觸專業(yè)CG。
偶然進入南開學習美術的張旺仍然沒有忘記他的另一個理想專業(yè)——中文,在上本科時還輔修了漢語言文學。
很有意思,天天看各種小說,也接觸了一些文藝理論。 畫畫之余換換腦子,也換換視角。肯定對繪畫創(chuàng)作有幫助。 我學的也比較認真,輔修成績都在90以上。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