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昌古鎮原貌

復建中的大昌古鎮
日前,筆者在巫山縣大昌古鎮復建施工現場看到,大昌古鎮原貌復建工程正加快進度進行,數十位工人在不同地點復原古民居房屋,地主宮、東門、南門已經復建完畢,南門古黃桷樹也發出了嫩嫩的新枝,"丁"字形主街道的古鎮風貌已初具雛形。
據施工單位重慶市峽江公司項目部負責人稱,新的大昌鎮在復建中從建筑風格、規劃設計等諸多方面都體現了過去古鎮明清時期的風貌,并按照原來規模進行復建,南北街長150多米,東西街長240多米。目前,原貌搬遷的35處古民居,在年底即可竣工,而其余部分將按照原來風格進行仿建,并將于明年初竣工,新的古鎮可望在明年五一對游客開放。
為了再現古鎮原風貌特色,施工單位對古建筑所用木梁都進行了修復和防腐處理,并對腐蝕部分灌注樹膠加固;同時花巨資收購了沒有實行原貌搬遷民居的建筑材料,在民間收購了大量青磚和青瓦,以滿足修復材料的需要。
據了解,復建后的古鎮將會延續原來民風民俗,并且通過安排釀酒、織布等民間工藝表演,再現古鎮的生活場景,吸引更多的游客參觀游覽。
|